發布時間:
2023
-
05
-
27
責任編輯:
雅然文化
魏晉南北朝古畫的宋摹本,會是什么風味?眾所周知,家具在中國的變革有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而這種變化,主要源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受到外來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影響。從商周時期的席地而坐,到宋元時期的垂足而坐,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并非一夜之間,外來文化也如水墨一般漸染著物質生活,而魏晉南北朝,就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過渡時期。南北朝 《北齊校書圖》 波士頓美術館藏通過古畫和部分實物遺存,我們還能深入地觀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獨樹一幟的家具特色,一些后世流行的家具造型和裝飾紋樣,比如杌凳、竹藤家具、卷草紋,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到了宋代,傳統家具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宋代家具一直被認為是明式家具之源,對于宋代家具的考察,更是被視為古典家具研究領域的重地。北宋 王居正《調嬰圖》 波士頓美術館藏在流傳至今的古畫中,正有一件魏晉南北朝時期古畫的宋摹本。它所描繪的家具,既有過渡時期的特色,亦有清新淳樸的宋韻。它,就是故宮博物院藏有的《女史箴圖》宋摹本。《女史箴》是西晉廣武侯張華所寫的對女子德行操守的一些要求,以教化訓誡為目的,顧愷之將文中故事以圖畫的形式加以描繪,使之通俗易懂,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女史箴圖》。《女史箴圖》(唐摹本) 大英博物館藏因年代久遠,原本《女史箴圖》已亡佚,現存的最早摹本是唐摹本(也有人認為是原卷),藏于大英博物館,并不完整。我們要欣賞的宋摹本共11段,其中含有家具的6段,且種類各異。樊姬感莊說的是楚莊王時期的樊姬,為了反對莊王的奢華生活,連續三年不吃莊王狩獵得到的鮮肉。樊姬感莊此圖中有一件矮型長幾,幾面平整狹長,兩端下接柵式直足,下部又接一個長條橫跗。春秋時期的漆木家具已經有了與之十分相似的造型。春秋末期 漆木俎 河南侯古堆一號墓出土衛女矯桓說的是齊桓公夫人衛姬,她以不聽和樂的方式勸告齊桓公上進。此圖中有兩件樂器架,上面分別掛了兩層磬和編鐘。衛女矯桓樂器架頂部大...